以青春之名,赴科创之约——我校学子参加越青科创市集活动
5月7日,“智‘汇’青春 创响未来”——在绍高校越青科创市集在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举办。本次活动邀请了绍兴的10余所高校。
我校本次参与展览的项目有:《“忘年互长”—情有所托,智有所承》、《千年贡品万家茗——紫笋名茶复兴之路探索研究》。
一、参展项目
(1)“忘年互长”—情有所托,智有所承
项目简介:
在老龄化背景下,“忘年互长”线上公益项目以“线上对接,线下陪伴”模式,鼓励年轻志愿者与老人结对,通过“情感换手艺”实现代际交流与文化传承。项目建“非遗 + 传统手艺”库,开拓留学生资源促国际交流,挖掘红色基因。未来将扩大影响力,制定可持续战略,推动政策变革,完善养老志愿体系,关注老人需求,助力和谐社会构建。
项目成果:
项目自启动以来,已荣获多项荣誉,包括浙江省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,并获得社会资金资助。在国内外普刊中发表论文两篇。通过短视频教学、线下活动等形式,项目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,丰富晚年生活,同时也为青年提供了学习传统文化、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机会。
(2)千年贡品万家茗——紫笋名茶复兴之路探索研究
项目简介:
唐朝大历元年,茶圣陆羽发掘紫笋茶为贡茶。大历五年,中国首座贡茶工场大唐贡茶院在长兴建成。贡茶院极盛时规模宏大,年贡量剧增,连续作贡近百年,续贡近九百年。因其品质出众,受帝王青睐,众多文人墨客留下六十多首诗词赞颂。紫笋茶风雅不仅在于茶本身,还在于与“紫笋茶、金沙泉、紫砂壶”构成的“品茗三绝”,唐宋时期尽显风华。但清朝后,紫笋茶逐渐衰落。本项目旨在重振紫笋茶,与长兴雾源茶场合作,由茶厂供应货源。
项目成果:
2021年紫笋茶成功申遗,作为青年大学生想为家乡发展助力,推动乡村振兴。借此机会宣传紫笋茶,使紫笋茶走出长兴,走出中国,走向世界。该项目发展至今,荣获电子商务三创赛校级2等奖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,并在国内普刊发表论文一篇。
二、论坛学习
李加林《文艺素质与设计人才培育》李加林教授提出的该理念极具前瞻性。文艺素质是设计灵魂,为作品注入文化底蕴与审美内涵。培育设计人才时重视文艺素质,可助其从多元文化汲取灵感,创作出更具人文关怀的作品,引领设计潮流。
王其鑫《具身智能:通往AGI的必由之路》
王其鑫先生在此观点中指出,具身智能通过智能体与现实世界交互,让AI突破虚拟运算局限。模拟人类感知行动,赋予AI “身体”与经验,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,助其跨越专用到通用的鸿沟。
周海彬《产业链闭环营造绝对竞争优势》
周海彬先生提出的产业链闭环战略,指企业深度整合上下游资源,构建完整可控体系。此模式能降本增效,通过全流程优化创新,快速响应市场,打造差异化产品服务,形成竞争壁垒,确立行业优势。
三、活动总结
市集上,我校“忘年互长”项目创新代际交流模式,以情感与文化双向传递缓解老人精神空巢;紫笋名茶复兴项目深挖历史,借申遗助力乡村振兴,尽显青年担当。
专题论坛中,专家们对设计人才培育、人工智能发展、企业竞争战略的分享,堪称思想盛宴。
此次活动,让我们了青年创新活力与前沿学术魅力,也领略到前沿学术思想的魅力它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,将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,以实践解决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