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史特辑|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(三)

发布者:曹杰发布时间:2021-04-16浏览次数:87


 “你用无言的大爱,驱散天空的阴霾,你用生命的慷慨,让恐惧不再重来...”一首《走向辉煌》,朴实的歌词里记有日日自信的昂首,存有月月进发的步履,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期许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我们歌献建党百年,祝福党的伟大事业从辉煌走向辉煌,让民族复兴路上九千万星火燎原,擘画“十四五”恢弘蓝图。回望历史,中华民族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的不凡征程刻印下共产党人的担当与奉献,书写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。百岁风华正茂,党员干部更应堪当时代重任!

  


学党史,追根溯源,牢记初心使命

十九大报告中,开宗明义,习总书记强调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——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”。追忆共产党的历史,党都在近代中国每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!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,使中国社会真正全方位站起来;进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,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富起来;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使中华民族以昂扬姿态强起来。这都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初心,凭鲜血汗水忠实履行使命才得来的。党的历史,是一部无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探索史。

  


二、学党史,以史为镜,常思创业艰难

1921年,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,仅仅有13个成员,这13人走的走散的散,各奔东西,最后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。仅仅看这13个代表的各自走向,就知道我们的党是何其艰难!但是,就是这不起眼的小队伍,让中国的革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从此走向了胜利之路。


(嘉兴南湖红船)

  

 19341010日晚,由于中央“左”倾错误领导人军事指挥上的错误,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8.6万余人,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,从不同地方出发,实行战略转移,开始了闻名世界的长征。万水千山的阻隔、无尽的流血牺牲,从中国政治舞台的边缘,一步步走到东方政治舞台的中心,再到今天影响和改变世界的格局,党的历史,也是一部无数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史。


(红军长征)

  

在近百年的长河中,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人民的使命感,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奋斗前行。从执政中国的赶考,到发展中国的赶考,再到民族复兴赶考…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“赶考”的说法来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使命、砥砺作为,让党员干部在新的考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。



三、学党史,继往开来,不忘责任担当

     如今,我们党走进了第100个春秋,辉煌的党史,记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和伟大成就,记录着厚重的理论和宝贵的经验,是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到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果的现在,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从没有忘记自己背负的历史责任,带领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。党的历史,更是一部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道路的发展史。

责任呼唤担当,使命引领未来。习近平总书记在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,“ 担使命,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,勇于担当负责,积极主动作为,保持斗争精神,敢于直面风险挑战,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。”伟大事业任重道远,作为复兴路上的推进者和主力军,党员干部的肩膀能负重、敢担当,我们的事业才能一往无前、一路凯歌。

     担当使命,就要在斗争中长精神,直面风险挑战。沧海横流显本色,党员干部要鏜地雷阵、涉深水区、啃硬骨头,在真刀真枪中磨炼品质、塑造价值,创造出经得起实践、人民、历史检验的实绩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减贫奇迹到绿色发展,从反腐败斗争到供给侧改革,我国生历史性变革、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在斗争中凝聚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。新的长征路上,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,如何在“逆全球化’涌动、“保护主义”抬头时沉着应对。面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如何在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的任务中笃实前行。当此之时,唯有目标高远、使命在肩,既抬头看天又低头看路,既放眼世界也立足自身,才能续写共产党人的辉煌与荣光。


党的十九大会议


今天,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,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惧艰险,不计私利,把使命放在心上,把责任扛在肩上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精神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历史担当和“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”的精神,再创世纪的辉煌!


  
十一
十二